最新公告
丽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2019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总结自评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19-12-30 16:56     访问统计:    信息来源:丽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省经信厅: 

  2019年,丽水市经信局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部署,聚焦聚力稳企业、调结构、增动能、防风险,全市工业主要指标保持较快增长,奋力推进生态工业高质量绿色发展。对照《2019年度全省经信系统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评价办法》,省经信厅部署的年度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均已顺利完成,各项指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省定目标。现将有关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高质量发展指标完成情况

  (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11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7%,高出全省平均5.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二,自去年初开始增幅持续排在全省前两位。预计全年增长在11%左右,排在全省第二。

  (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速。1-11月,全市规上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2%,据统计局估算,全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可实现增幅12%以上。

  (三)规模以上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速。1-10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劳动生产率16.56万元/人,比上年增长9.9%,高于年度目标2.9个百分点。

  二、年度重点工作指标完成情况

  (一)定量考核的重点工作

  1.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和亩均税收增速。前三季度,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增速11.5%,规上亩均税收8.9%。预计全年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2.亩均税收1万元以下低效企业改造提升。截至11月底,完成低效企业539家,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3.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企业数量。1-11月全市淘汰落后产能涉及企业82家,完成省定目标137%。

  4.整治提升“低散乱”企业(作坊)数量。1-11月,全市已整治“低散乱”企业786家,完成省下达目标的197%,其中改造提升527家、整合入园31家、合理转移11家、关停淘汰217家。

  5.新增工业机器人数量。截至目前,全市新增工业机器人应用377台,完成年度目标的116%。

  6.完成5000项智能化技改项目投资额。1-11月全市150项省重点技改投资完成44.77亿元,完成年度目标104.1%,已提前完成年度目标。

  7.新增上云企业数量。截至11月底,根据省企业上云监测系统数据显示,我市完成新增数611家,目前完成比例为年度任务数的111%,累计企业上云数为6237家。

  8.新增“小升规”企业数量。截至目前,我市第一批申报“小升规”45家,预计全年可完成“小升规”70家以上。

  9.新增“隐形冠军”培育企业数量、“专精特新”入库培育企业数量。截至目前,全市已入库省专精特新企业238家,完成年度目标的113%;申报省隐形冠军8家、培育企业23家,待省审定。

  10.新增小微企业园数量、推动小微企业入园集聚数量。截至目前,全市年度新增小微企业园12个、推动小微企业整合入园328家。

  11.高质量完成重点企业运行监测调查。超额完成省厅部署,前三季度省级重点监测企业季度问卷填报企业数均超出省定100家的任务要求(一季度完成137家,二季度完成131家,三季度完成122家)。

  12.工业投资和技术改造稳投资落实情况。1-11月,全市完成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5.6%,增幅位居全省第3位。工业技改同比下降3.8%,居全省第10位。

  13.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1-11月,全市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实现增长8.7%,高出省定目标(8.5%)0.2个百分点。

  14.时尚产业增加值增速。1-11月,全市时尚产业增加值增长3.8%,低于省定目标(8%)4.2个百分点,全年预计实现增长5%左右。

  15.软件产业增速。1-10月丽水市实现软件业务收入增速为22.5%,1-11月为18.4%(未经省厅审核)。截至目前,绿谷信息产业园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7.3%,园区入驻企业累计达377家。

  (二)定性考核的重点工作

  1.扎实做好稳企业、防风险工作。一是实行帮扶困难企业清单动态管理。市、县联动走访,从企业春节开复工、工业出口、“两链风险”、债务风险、经营风险等方面积极开展调查排摸,结合省经信厅每季度提供数据异常企业名单,进一步筛选核实全市受影响较大企业,实施清单式管理,并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企业名单。二是制定困难企业“一企一策”帮扶方案,并积极推动企业困难实质性办理落实,针对列入困难企业帮扶名单的涉困企业,按照“政府引导、分类化解、精准施策”的原则,针对企业存在的不同风险类型、困难程度和风险点,按照扶持、挽救、退出等制订“一企一策”帮扶方案,明确每项帮扶措施的办理时限和具体负责人,扎实推动困难企业帮扶解困或平稳出清,今年成功帮扶脱困或兼并重组企业7家(方正电机、凯恩股份、兴乐电缆、泰鑫革业、一洲铜业、可信竹木、致胜实业)。三是推进工业企业运行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将重点监测企业填报率及填报家数纳入对各县(市、区)的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完善运行监测预警体系,继续做好运行监测指标的分析研判,强化指标结果运用,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谋,开展中美贸易摩擦影响调查问卷等工作,及时做好监测预警,全面掌握经贸摩擦动态。四是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加快处置“僵尸企业”。进一步理顺工作机制,从2019年2月起,原由丽水市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工作办公室(市企发办)履行的“僵尸企业”处置工作职责划归市经信局。今年,全市新增处置“僵尸企业”8家。

  2.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一是健全工作体系。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丽水市数字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为组长的数字经济综合评价工作组,并将数字经济相关指标列入综合考核体系,落实县(市、区)编制发布《行动计划》和成立领导小组,协同推进数字经济发展。二是壮大发展力量。组建了丽水市数字经济发展公司(正处级国资企业),谋划组建国资运营的丽水市大数据管理公司及市场化运营的大数据运营公司和大数据发展公司。三是强化政策引领。继续贯彻落实数字经济发展政策,出台《丽水市数字经济平台招商政策》、《关于加快推进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等,市直财政今年兑现资金310万元;完成2家软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享受核查工作。新设立绿色产业发展基金、中核(浙江)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等产业投资(创投)基金,目前全市累计面向数字领域投资基金管理资金规模近30亿元。四是加快平台建设。积极构建以丽水经济开发区、缙云经济开发区、丽缙园等为主体,以绿谷信息产业园、杭州丽水数字大厦、数字经济双创园、数字经济天宁基地等为核心集聚平台的数字经济发展载体,截至目前,绿谷信息产业园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7.3%,园区入驻企业累计达377家。杭州丽水数字大厦已于今年9月底建成投运,目前已入驻企业6家。规划并推进丽水半导体产业园建设,目前引进项目4个。五是突出新动能培育。丽水市本级列入2020年度省工业与信息化重点领域提升发展软件新动能培育子方向名单。今年实施丽水市信息经济示范试点项目36个,累计考察对接企业200多家次,举办项目路演7场次,成功引进中国信息化百人会数字生态经济研究院、中科院先进半导体研究中心、蘑菇街、菜鸟物流服务商、小余科技等一批大项目和成长性较好的项目。六是营造良好氛围。举办数字经济领导干部培训班和业务工作培训会,组织召开全省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现场会等数字经济大型会议和创业创新大赛。七是加强统计监测。做好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工作,完善统计工作体系,举办统计业务培训和工作部署会议,及时更新完善企业库,层层压实数据质量,统计年报完成率全省第一。

  3.落实减负降本政策和清欠工作。一是不折不扣落实国家和省级出台的企业减负降本政策,前三季度,全市累计减轻企业各类负担55亿元,其中实现减免税额18.75亿元,返还企业社保费3.26亿元。全市累计兑付企业扶持资金14.22亿元,其中市级4.87亿元。二是做好企业减负降本政策宣传解读工作,组织全市200家省级重点监测企业财务负责人参加减负政策宣讲暨省级重点监测企业培训会,开展相关业务培训。三是做好企业减负监测政策成效评估,借助企业走访、门户网站等平台载体,开展企业负担监测,及时掌握减负政策落地、执行情况,每季度开展全市减负总结及数据汇总工作,在全市开展企业权益保护规定贯彻落实情况摸排及台账资料的收集。四是做好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积极推进清退进度。全市共摸排拖欠账款982笔共3.35亿元,目前已清偿977笔共3.34亿元,剩余99.6万元,偿还率99.7%,目前仅剩下莲都区1笔14.68万元,庆元县2笔43.89万元,景宁县2笔41.02万元待偿,预计12月20日前能顺利完成清偿100%的目标任务。

  4.企业服务综合平台和长效服务机制建设。一是推进企业服务综合平台建设。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通过公开招标选择运营商,改造提升丽水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同时制定涉企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方案,正在建设中。二是着力构建企业服务长效机制。深入开展“精准服务企业365专项行动”,由市委书记、市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建立“三张清单”、开展“六百行动”、强化“五项机制”,建立完善市、县、乡镇及部门领导联系制度,通过集中走访、集中交办、集中督办、第三方企业服务满意度测评等,1-11月全市共走访企业7573家次,梳理交办企业反映问题2229个,涉及企业1374家,已办结企业反映问题2066个,办结率92.7%,其中实际解决率79.7%。

  5.依法行政。一是严格制定行政执法计划,制定了2019年经信系统双随机抽查监管工作计划,明确了全年抽查频率、抽查对象等。全年随机抽查监管工作计划完成100%,随机抽取6家次检查对象,并及时完成检查结果录入并公示。二是及时、准确报送全市经信系统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情况报表。三是加强经信队伍法治能力,今年共组织了3位工作人员参加全市行政执法证考试,全局持有执法证人数共33人,持证率达到100%。四是加强规范性文件审核,加强对规范性文件发文流程的合法性审查,全面落实《丽水市经信委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加强对增量文件的审查力度,今年以局名义出台规范性文件2件,均完成合法性审查并报市政府备案。出台《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程序》,确保实现公平竞争审查100%覆盖,对17份文件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并及时发现、解决问题。五是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制度,制定出台《丽水市经信局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等“三项制度”》,进一步规范经信系统执法行为。六是推广使用“互联网+监管平台”,第一时间完成“互联网+监管”网上监管事项认领,认真做好执法人员掌上APP账号开通、激活,并结合实际工作依托移动端开展行政执法,截止目前,我局已达到执法人员参与率100%,掌上执法激活率100%,系统培训100%,掌上执法至少2次人员占比100%,一把手完成体验执法4次。

6.深入抓好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工作。1-11月,全市十七个重点传统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高于省定目标4.7个百分点。1-10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劳动生产率16.56万元/人,比上年增长9.9%,高于年度目标2.9个百分点。一是组织实施“一县一品”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工作,目前已确定开发区合成革、莲都阀门、青田阀门、缙云带锯床、遂昌金属制品、松阳茶叶及茶产业、云和木制玩具、庆元竹木加工、景宁竹木加工业、龙泉汽配等10个行业,均已编制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二是强力推进开发区合成革行业改造提升工作,制定《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合成革产业专项整治提升行动方案》,截至目前通过对涉气的34家企业实施生产线密封改造;陕鼓合成革废水处置中心已接入5家企业的废水,二期建成投运,处理能力达到95吨/小时。预计开发区合成革技改将投入3-5亿元,政府补助资金将达到1.5亿元;积极争取将市区绿色制造1000万元中的670万元用于开发区合成革整治。三是缙云县入围第三批省级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试点,全市包括云和木质玩具、松阳茶叶加工累计入围省试点3个。

  7.加强产业创新体系建设。2019年全年共新认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5家,累计达到201家;新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浙江有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累计达到19家。一是积极开展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创建工作,目前,我市已先后有龙泉汽车空调产业、丽水生态产品(丽水山耕)全产业链、缙云锯床和特色机械装备等3家单位获批创建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庆元竹木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入选培育名单。二是积极组织开展省级新产品鉴定。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明确省级工业新产品(新技术)登记备案和鉴定(验收)管理规范的通知》,从制度上规范操作,杜绝制度性风险。全年全市共完成新产品鉴定84项,完成年度目标165%。1-10月全市规模以上新产品产值率38%。

  8.深入推进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创新发展。1-11月全市新增工业机器人应用377台,完成年度目标的116%;组织“机器换人”试点项目101项,重点推进6个省级分行业“机器换人”试点。完成市本级智能制造3个试点项目建设补助,累计兑付补助资金480万元。一是组织9家企业申报数字化车间/无人工厂的创建工作,艾莱依、天喜两家企业入围省级数字化车间创建试点。二是积极组织上银导轨、方德机器人等12家企业申报浙江省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成员单位,积极培育滚珠丝杠、工业机器人服务工程公司等智能制造产业。

  9.加快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一是制定印发了《丽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推进全市绿色制造工程的实施意见》,提出今后我市开展创建一批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的工作目标。帮助纳爱斯集团入选第三批全国绿色制造工厂。二是组织开展丽水市本级2019年度电机能效提升项目资金政策补助工作,电机能效提升改造项目合计改造电机315台,改造功率5365千瓦,补助金额96.898万元。共31家企业被命名为市级节水型企业,并择优推荐13家企业参与省级节水型企业创建,完成年度节水型企业创建任务。全市共40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已经完成年度任务。三是在全省率先组织制定并发布《美丽园区星级评价规范》地方标准,提出了“环境美、产业兴、配套全、服务优”的评价导向,确定4个方面22项指标体系。

  10.着力提升工业设计发展水平。制定出台《丽水市工业设计基地认定管理办法》,开展了对市区绿谷信息产业园、大修厂文化创意产业园和丽水摄影文化创意园3家市级工业设计基地的年度考核工作;组织参与开展2019第四届“龙韵杯”国际(龙泉)竹木产品创新设计大赛、2019年(第三届)浙江云和木玩创意设计大赛;组织兑现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扶持政策100万元,包括3个基地的年度考核奖励、2场工业设计大赛的补助、1家企业获得红点奖优胜奖的奖励;组织做好2019年度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的推荐上报,浙江天喜厨电股份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申报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全市累计达4家。积极开展第三批服务型制造企业创建,全市共有6家企业入围。组织完成2019年义乌国际智能装备博览会的参展工作,本次展会共组织25家企业参展,展位数量102个。会同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制定印发《关于联合开展浙江制造“百网万品”网上专项集中推介活动的通知》,开展系列活动。

  11.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企业搬迁改造工作。根据国家和省里的统一部署,着力推动浙江恒劲树脂有限公司现场整治和浙江安益新材料有限公司搬迁改造工作。于11月份完成浙江恒劲树脂有限公司安全生产距离现场整治专家验收,比原计划提早1个月,全面完成整治任务,浙江安益新材料有限公司新厂房已建设完成,目前已进入厂房装修阶段,预计明年应可以按期完成搬迁任务。

  12.积极发展工业互联网体系。一是举办全省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现场会(丽水站)暨丽水市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广会活动,举行了浙江(丽水)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艾莱依5G互联网智慧工厂联合创新实验室等签约及揭牌仪式。二是组织4家企业申报并被列入浙江省工业信息工程服务机构资源池第一批名单;组织2家企业申报并被列入2019年省级大数据应用示范企业;1家申报省级企业级工业互联平台,编制软件新动能培育实施方案并列入2020年省工业与信息化重点领域提升发展计划。推荐1家企业申报工信部2019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三是积极组织开展政策巡讲、业务培训、软件化调研、发展水平评估等活动,鼓励企业积极开展工业服务业务拓展,针对丽水特色行业探索共建开发工业APP、应用解决方案推广应用等。四是积极推动浙江珏芯微电子“光电探测器特种芯片制造”等3个项目参加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浙江省赛区后晋级总决赛。

  13.全力办好世界互联网大会。一是精心组织互联网大会产业对接筹备活动,组织申报我市光珀智能科技等产业对接签约项目。二是统一组织预参会报名人员的信息报备工作,筛选并确定符合安检要求的统一乘坐大巴及合格驾驶员。三是组织市级相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共计150余人次分别参加“工业互联网的创新与突破”论坛和参观互联网之光博览会等活动。会议期间及往返车程期间未发生任何人员或其他安全事件。

  14.实施“雄鹰行动”。推荐纳爱斯集团申报省首批雄鹰培育企业并正式公布,已研究制定了纳爱斯集团“一企一策”培育计划书,建立了领导联系、财政扶持等长效机制,支持纳爱斯集团在安哥拉、南非等国外设立生产基地中实现跨国发展。

  15.推进全球精准合作。制定以局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精准合作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企业参加第十六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全省工业和信息化科技全球合作大会、丽水(上海)周推介活动等一系列重大活动,分别在上海、杭州、宁波等地举办招商引才对接会,企业现场达成签约意向并举行现场签约仪式。在第二届世界丽水人大会上签约杭州“家有学霸”项目落地,项目拟投资11亿元,供地“小余科技”公司建设互联网教育中心,杭州丽水数字大厦落地2000平米。协同推进浙江方正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嘉定区的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与节能电机研究院建设,计划三年内投入建设资金1.04亿元。

  16.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对口合作工作。组织引导企业到受帮扶地区投资兴业40个,共完成投资7.5亿元,带动贫困人口脱贫4181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成立市经信局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领导小组,与四川广元、巴中市经信局建立了东西部产业帮扶合作机制,深化落实丽水-巴中行业帮扶框架协议具体合作事宜,组织开展丽水-巴中东西部协作企业投资促进座谈会,组织企业赴广元、巴中市开展考察对接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带领10家企业赴广元、巴中市开展考察对接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等。

  17.加快推进小微企业园建设提升工作。一是推进小微企业园高质量发展五年规划编制。各县(市、区)已完成小微企业园高质量发展五年规划,并通过省评审。二是开展小微企业园备案登记和审核工作,全市列入省小微企业园信息库68家,其中,已建成投运38家,已通过省级认定的小微企业园24家。三是推进数字化小微企业园建设,龙泉、莲都列入数字化小微园建设计划,莲都数字化园区建设设计方案已通过专家评审。四是试点开展小微企业园绩效评价和星级评定工作,我市龙泉和莲都两个试点县先行开展了绩效评价工作。正在拟定市级小微企业园绩效评价办法,开展星级评定工作。五是部署各地开展了“百园万企”专项服务工作,建立了县领导联系园区及企机制,明确了园区专员,并由职能部门上门精准对接。

  18.加强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出台《关于加强企业家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首次探索制定优秀企业家遴选评价办法。制定全市培训企业家不低于5000人次目标。企业家培训安排纳入市委组织部年度干部教育主体班次计划,实行长短班结合的企业家培训方式。今年以来,已组织企业到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参加为期一周的短训班,参训人员达200人。与清华大学合作的2019级一年期的“丽商菁英”企业家高级研修班已于8月开班,招收学员55人。

  特此报告,请审阅。

  附件:2019年经信工作目标责任制考评自评表

                                 丽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19年12月24日  

  (联系人:林斌,联系电话:0578-2095036)


附件

丽经信〔2019〕59号.cebx

    

    

    

    

  
【推荐】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