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五个“硬手段”扎实织牢疫情防控网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以来,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丽水开发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丽水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做到全面统筹、全力防控、严阵以待、严防死守。当前,疫情防控已进入“下半场”,丽水开发区慎始如终,紧紧围绕“防输入、防蔓延、防反弹”的目标部署,全面落实严防严控措施,压紧压实主体责任,从“小门管理”、“货运车辆管理”、“进口物品防控”三个方面落实管控,用五个“硬手段”进一步扎实织牢疫情防控网,为疫情防控工作上牢“强保险”。
一、强化政府“硬督导”,聚焦防控指导部署
为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确保开发区企业生产生活平稳运行、交通运输保持顺畅、区域经济正常增长,丽水开发区管委会始终坚定扛起责任与担当,筑牢疫情防控“战斗堡垒”。一是周密谋划,主动担当作为。丽水开发区通过“国企借调+服务外包”的形式,成立以经贸局为领导的30余人疫情防控工贸组为疫情防控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及时对辖区企业现有住厂人员进行信息收集登记,目前已收集10051位住厂员工信息,734家企业应急预案,充分实现了“小”队伍在疫情防控工作落实部署中发挥出“大”力量。二是精确控制,积极排摸跟踪。为精准掌握人员信息,全面做好实时分析研判,疫情防控工贸组对来(返)丽水开发区的企业人员进行排摸,严格按照防疫指挥部要求安排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并登记企业落实日常健康监测工作的信息,同时对企业及网格员上报和指挥部下发的中高风险地区来(返)丽人员按要求执行“应检尽检”“愿检尽检”的政策,目前摸排累计“14+7”、“3+11”、“2+14”隔离管控106人。三是严密组织,增设卡口防线。为抓好检疫工作,严防疫情控输入,丽水开发区按照疫情防控有关要求,在高速出入口设立了一道卡口防线,为防止出现漏查、漏排等问题,丽水开发区专门设置了“第二道”卡口防线(富岭派出所停车场),同时安排疫情防控工贸组工作人员派驻并全面实行24h值班机制,在第一时间响应企业的货物运输需求,有效引导企业对来丽货车进行闭环管理,为工业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商贸企业的正常经营提供有力保障。
二、制定考核“硬指标”,强化企业主体责任
企业作为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责任主体,为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牢牢守住疫情防控底线,丽水开发区设立“硬核”考核制度,加大责任追究力度,进一步规范落实企业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一是严肃执行“零申报”制度。疫情防控响应期间,丽水开发区发布实施了“零申报”考核制度,一旦企业出现下列两种情况:1、对于“零申报”天数比率小于60%的企业,且出现1名以上通过后期大数据核查发现的非自行上报重点人员;2、每30天出现5名以上通过后期大数据核查发现的重点人员。丽水开发区将给予违规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等级降档处理,并承担停产停业或列入淘汰类企业的风险,进一步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确保辖区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平稳向好。二是全面启动失控追究机制。为使辖区企业充分意识到疫情防控的严重性、紧迫性、必要性,丽水开发区建立启动了失控追究机制,一旦企业出现1名失控新冠疫情确诊人员(该确诊人员未纳入管控,且在丽水逗留天数超过3天),将取消该企业本年度所有政策享受资格,并追究相应法律责任,切实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确保企业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三、提升防控“硬技术”,发挥科技创新优势
为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进一步加强预警监测能力,高效精准的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丽水开发区灵活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等科技手段,不断提升疫情管控水平,实现疫情动态管控。一是开展系统巡查,实时监测企业管理情况。丽水开发区安排网格员监督企业“小门管理”工作的落实,特设置了“小门管理”巡查应用系统,可实时查看各企业做的不到位情况以及整改情况,每周检查503家宗地主企业,累计整改企业153家。同时,网格员每日将“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划分及来(返)丽人员健康管理措施”以及“零申报”二维码发给企业,通过钉钉平台收集企业当天上报的中高风险地区来(返)丽水开发区人员,加强了对辖区工业和商贸企业疫情情况的实时监测,有助于开展人员和物品的排摸工作。二是落实“三码”管理,实现防控纵深治理。为加强货运车辆管理,丽水开发区要求辖区企业需提前向疫情防控工贸组报备并填写上报承诺书、报备表、货车司机及随行人员的行程码、健康码、核酸检测报告等相关资料,经疫情防控工贸组核实后,向符合要求的企业开具“绿色通行证”,在此基础上,丽水开发区经贸局创新推出了货物运输闭环管控“三码”管理模式,企业接送人员通过扫描“到丽信息填报”“到厂信息填报”“离丽信息填报”三个二维码,进行线上集成填报健康码、行程码、48h内核酸证明等信息,全面落实企业货运车辆、人员的闭环管理,同时对中高风险地区货运车辆进行“重点照看”,通过“车门磁条”严密监测司乘人员下车情况,及时告知工作人员,严防市外疫情通过货物运输渠道输入,确保物防链正常运转。三是精测进口物品,实现智慧监督管理。为切实加强进口物品防控,做好进口物品、从业人员等核酸采样检测工作,丽水开发区建立了进口物资报备和网格化管理制度,工作人员每日提醒企业在线编辑“开发区进口物资报备表”进行主动申报,同时要求企业填写“浙江省工业物防链”平台信息并每日报送进口物品防控工作信息,有助于全面排查摸清辖区企业的进口物品日期、商品数量和来源地等信息。现已完成辖区内2253家企业地毯式排查,其中涉及进口物品的工业企业15家,商贸企业1家,合计报送进口物品46批次,相关从业人员37人次。
四、贯彻落实“硬机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为持续抓好疫情防控监督工作,从严从实从细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全面加强开发区的防范机制,为经济发展营造平稳健康有序的环境。一是加强日常监督机制,把日常工作和疫情防控同部署。丽水开发区经贸局为做实做细日常监督,创新运用“日常工作+疫情管控”工作机制,积极组织副局长和科长带头深入企业疫情防控一线进行督查。同时丽水开发区经贸局创新创建了《企业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督查表》,工作人员严格对照表内的督查内容对企业“小门管理”、设立临时隔离点、来(返)丽重点人员健康管理措施等工作进行检查,大大提高了督查效率,扩大了排查覆盖面。二是落实核酸检测筛查机制,精密监测重点物品和人员。丽水开发区为保证重点物品和人员的输入输出,督促辖区企业签署了进口物品疫情防控承诺书,并全面落实核酸检测筛查机制:通过第三方机构对各企业排查上报的进口物品、相关运输车辆进行统一的核酸抽检,对从事直接接触进口物品的工作人员,要求在第一周的一三五七天进行四次核酸检测,后续时间直接接触人员一周两次,间接接触人员一周一次,从货物到丽水开发区企业仓库入库满一个月方可停止。截至目前,已累计检测进口物品46批次、进口物品接触人员37人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五、不断磨炼“硬实力”,加强人员实操演练
为积极应对疫情防控压力,真实检验企业防范执行能力,丽水开发区严格按照市委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处置工作培训部署会要求,坚持平战快转换、实战快落实战略部署,重点监察企业的实操演练工作和应急处置能力。一是开展疫情防控实战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为全面应对可能发生的企业进口物品物传人现象,丽水开发区经贸局联合浙江华润三九众益制药有限公司开展了进口物品核酸检测阳性应急演练,针对企业在演习过程中涉及场所人员管控、密接者流调排查、转运隔离、核酸检测采样、消毒消杀、物资保障、后续跟踪排查等多个环节进行了督查指导,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疫情防控应急处置能力。二是开展线上线下教学,强化风险物品预防性消杀。为全面指导企业落实进口物品消杀工作,丽水开发区对工业、商贸等行业企业开展了线下集中消杀培训和线上教学培训,让企业观看《疫情当下企业复工复产消毒技术宣讲》等视频,积极引导企业对库存货物、装载运输工具和外包装进行全面消杀,丽水开发区还建立了进口物品防控网格巡查小组,对辖区企业进口物品消杀、人员防护、工作台账等进行检查督导,确保科学消杀、无一遗漏。目前丽水开发区涉及进口物品企业已督促全覆盖落实消杀工作,消杀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