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上午,在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机关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胡献如局长以《丽水生态工业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路径分析》为题,从我市生态工业的发展历程和发展阶段、2018年以来我市生态工业取得的成效、存在的短板和问题、今年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下一步工作措施五个方面,全面详细的阐述了我市生态工业发展情况。
在学习会上,胡献如首先介绍了我市自撤地设市以来,历经的四个五年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和发展情况,并指出我市当前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主攻工业,扩量提质,加速工业化进程,加快做大工业总量,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心任务。
胡献如全面回顾总结了2018年以来我市生态工业发展取得的成效。一是发展氛围不断浓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工业,实现了工作重心回归、企业信心回升、发展氛围回暖的良好态势,特别是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要坚定“工业强市”方向不动摇,把生态工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建设的重点”,进一步提振了发展生态工业的信心、决心。二是规模总量不断扩大,2021年,全市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364.2亿元,四年年均增长10.8%,高出全省平均2.8个百分点,高出我市GDP年均增速3.8个百分点;2021年全年工业税收71.93亿元,比2017年增加17.97亿元。全市规上工业亩均税收由2017年的13.4万元/亩,增加到2021年的18.3万元/亩;规上工业从业人员16.9万人,占全行业规上从业人员的比重为51%。三是发展质量不断提升,经过近几年的外引和内育,行业、企业的优胜劣汰,我市产业发展和企业培育成效明显,层次水平不断提高。四是主导产业更加清晰,印发《丽水市生态工业五大主导产业集群(1315特色产业链)提升工程行动方案(2022—2026年)》,着力打造半导体全链条、精密制造、时尚产业、健康医药、数字经济等五大产业集群。五是产业平台更加集聚,全市形成了1个国家级和10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园区规划面积达272平方公里,已累计开发104平方公里。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迈进全国80强。丽水经开区特色半导体产业平台列入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培育名单。六是招商成效更加明显,产业集群化招商态势明显,逐步从“项目招商”向“产业招商”转变,2018-2021年,全市共引进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347个,总投资871.8亿元。
胡献如指出,在当前宏观形势复杂多变的大背景下,我市工业战线紧紧围绕年初“早准备、抢开局、稳增长”和近期稳进提质等系列部署,狠抓各级减负降本政策落实,加快推动本地惠企政策兑付,出台留员工稳增长政策包和稳工业纾困政策,谋划深化精准服务企业活动和产业链提升,统筹推进工业企业物防和保链保畅工作,有效促进全市工业经济平稳发展。上半年,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发展平稳,制造业投资增速强劲,结构指标进一步优化。1-6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居全省第5名;全市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41.6%,高于全省26.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新增新开业上规企业18家。
胡献如指出,虽然我市生态工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清醒认识到,对照生态工业跨越式高质量绿色发展的要求,我市生态工业发展面临总量小、不平衡、转型慢、创新弱、要素缺等短板。下一步,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两个先行”目标,坚定“工业强市”方向不动摇,全面实施“双招双引”战略先导工程,积极融入全省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战略布局,加快构建五大主导产业集群,全力奋战“四个千亿”目标,打造区域增长极主动力,推动我市生态工业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一是着力抓产业链。紧抓全省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机遇,积极融入全省重点培育的“415”产业集群,集中力量发展壮大半导体、精密制造、健康医药、时尚产业、数字经济等五大产业集群,培育形成精密制造1个千亿级,金属制品、时尚产业、新材料3个五百亿级,滚动功能部件、短途交通等15个以上县域特色百亿级产业链。二是着力抓数字经济。以建设“数字绿谷”为引领,推动数字经济“四园一基地”主平台联动提升,着力构建“丽水制造+飞地研发”的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圈。三是着力抓转型升级。构建数字新智造体系,打造一批丽水特色企业级和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广一批开发区合成革产业、云和木玩产业、龙泉剑瓷产业等一批分产业大脑,建设一批“未来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形成龙头引领、中小微企业普遍数字化转型新格局,实现规上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全覆盖。实施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持续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四是着力抓企业培育。切实加强企业梯度培育服务,重中之重是聚焦培育一批引领性强的头部企业、雄鹰企业,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五是着力抓平台空间。进一步推进1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和10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业发展主平台的整合提升;推动丽水开发区朝着“率先建成千亿级规模高能级战略平台,跻身国家级经开区50强”目标奋进。六是着力抓双招双引。充分发挥商会组织、丽水企业在外分支机构作用,围绕“1315”特色产业链行动方案,突出“大、好、高”项目,精准招引“链主型”企业,及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深入实施“绿谷精英·创新引领”行动计划,实现“引进一名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孵化一批项目,服务一个产业”。七是着力抓精准服务。深入开展“千名干部助千企”活动,切实发挥好助企服务员的“五员”作用,严格落实“135”办结机制,确保企业反映问题得到及时协调解决。不折不扣落实各级各项减轻企业负担措施,加大兑付速度,进一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