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市工业战线紧紧围绕全力拼经济工作主线,以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为牵引,聚焦发力保稳促调、集群培育、数字赋能、精准服务四大核心工作,奋力实现工业经济“稳进向好、预期增强”发展态势,主要指标排名靠前,多项工作取得突破。
一、工业经济规模再上新台阶
2023年,全市全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2284.3亿元,首次突破2200亿元,同比增长4.8%;规上工业增加值424.06亿元,首次突破400亿元,增速7.9%,高于GDP增速0.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1.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次,增速创19个月新高。工业对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1.2%。
2023年浙江省、丽水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分县(市、区)看,累计增速高于或达到全市平均的有松阳(14.5%)、景宁(12.3%)、丽水开发区(9.7%)、云和(8.4%)、遂昌(7.9%)、庆元(7.9%)。
各县(市、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对比(%)

从规模占比情况看,缙云县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占全市比重最高,为19.3%,较上年度提升0.4个百分点;丽水开发区(18.7%)、青田县(13.2%)、松阳县(10.7%)、云和县(6.1%)较上年度都有所提高;莲都区(4.9%)、遂昌县(13.8%)、庆元县(3.0%)、龙泉市(5.9%)较上年度有所下降;景宁县(1.7%)持平。
各县(市、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占比对比(%)

二、制造业投资实现三年翻番
2023年,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51.7%,高于省平均37.5个百分点,完成制造业投资205.7亿元,首次突破200亿元,实现三年翻一番,同比增长31.4%,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6.1、15.8个百分点,两项均居全省第1位。全市238个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中,开工项目234个,开工率98.3%,完成形象进度投资约51.62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07.5%。全年已投产制造业项目216个,超过年度目标16个,项目总投资157.78亿元,预计全年新增产值113.34亿元。
从各县域制造业投资完成情况看,呈“8升2降”态势,丽水开发区(80.4%)、景宁县(66.7%)、莲都区(63.7%)、遂昌县(37.1%)增速高于全市平均;缙云县(23.9%)、青田县(23.5%)、龙泉市(9.2%)、庆元县(4.8%)正增长;松阳县(-3.0%)、云和县(-22.5%)负增长。
各县(市、区)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增速对比(%)

三、产业集群培育实现新突破
2023年,产业集群高速发展,全年五大主导产业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554.2亿元,增长11.1%,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68%,比上年提高了5.7个百分点。17条特色产业链共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336.3亿元,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58.5%;产业链出让用地项目54宗,面积3355.7亩,占全市新出让工业用地面积55.9%。
从三大行业分类看,全市制造业实现增加值380.5亿元,同比增长9.4%,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4个百分点;采矿业同比增长5.0%,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1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下降6.4%,下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0.6个百分点。
从细分行业看,全市35个大类行业中有23个行业实现正增长,行业增长面为65.7%;12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合计拉动规上工业增长9.1个百分点。规模前十大重点行业“七升三降”。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分别增长40.0%、19.9%、11.8%、11.7%,合计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4个百分点。
2023年规模前十重点行业增加值增长情况
行业名称 | 累计增速(%) | 拉动增速(百分点)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11.8 | 1.9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7.8 | 0.9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40.0 | 3.9 |
金属制品业 | 11.7 | 0.9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0.7 | -0.1 |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 19.9 | 0.7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7.1 | -0.6 |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4.6 | 0.1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1.9 | 0.2 |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 -8.8 | -0.3 |
四、数实融合赋能产业提速
2023年,全市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32.34亿元,同比增长26.9%,高于全省18.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全市规上软件与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7%,高于全省平均7.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半导体全产业链实现产值97.0亿元,增长36.4%;丽水数字经济主平台“四园一基地”全年营收首次破100亿元。全市新增方正电机省级“未来工厂”,华威门业成为省级“未来工厂”试点,累计达4家;新增13家省级智能工厂/数字车间,累计达33家;规上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覆盖率达79.1%;生态合成革产业大脑为全省50个产业大脑中实现“自主盈利”标杆项目。全市范围内布局云计算、区块链、自动驾驶、元宇宙等新兴产业集群;青田发布全国首个县级元宇宙政策;松阳成为全省首个智慧交通产业发展试点县,自动驾驶和智慧交通助推山区共同富裕项目入选浙江交通强国试点;全年全市累计新投产上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33家,共招引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亿元以上项目57个。
五、企业招引培育实现超预期
2023年,全市坚持制造业项目“招大引强”“招才引智”,全市共引进亿元以上制造业大项目187个,再创历史新高。坚持“存量培育”“育精育优”,全市共有规上企业1714家,其中月度升规88家,较去年增加23家。纳爱斯、华宏、元立、青山4家企业集团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家,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3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45家,累计318家,均超出预期。
六、转型升级步伐持续加快
202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同比增长14.5%,增速居全省第1;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6.9%、15.4%、13.8%和9.6%,人工智能产业制造业、新能源产业和新材料产业分别增长11.8%、11.2%和11.1%,均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023年新评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1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660家。持续推进“腾笼换鸟”攻坚,共整治高耗低效企业417家,腾出用地4989亩、用能3.5万吨标煤;20个集中连片整治区域完成整治(收储)2506.87亩。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提高到20.4万元/亩,同比增长8.5%。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4.8%。
七、企业利润效益持续改善
精准服务企业持续深入,“丽即兑”系统,完成兑现8161件次,兑现金额23.69亿元,惠及企业4011家;开展“小微你好”暖企助企惠企专项行动,选派1660名助企服务员实现规上企业服务全覆盖,“企业码”累计线上收集企业诉求2389个,已办理2389个,办理率100%。不折不扣落实各级减负政策为企业减轻各类负担超85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1.8%,35个大类行业中,18个行业利润总额实现正增长,增长面为51.4%,利润前三大行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分别增长87.8%、4.9%、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