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信动态
丽水日报策划主题 | 绿色发展背景下的企业机会
发布时间:2024-08-23 18:03     访问统计:    信息来源:丽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满目青山绿,产业焕生机。

在浙江华威门业有限公司的未来工厂生产车间里,一台台自动化设备、一条条自动化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机器的轰鸣声宛若铿锵的工业交响曲。

得益于持之以恒的自主研发,这座未来工厂实现了对废气热能的高效收集。热能通过管道传送至胶合设备实现循环利用,彻底改写了过去“柴油烧锅炉”式的高能耗模式,既提高了热效率,又降低了产汽能耗,实现绿色环保。

这样的“节能之变”并非个例。

尽管在开拓创新之始并无现成的完整蓝图,但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深入人心,无数充满信心、热情、想象力和探索精神的丽水企业作为绿色变革的先锋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与行动力重构着传统产业的格局。


节能降耗稳步推进

走进位于松阳县赤寿生态工业区块的浙江博盛钢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工人们正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着,各道工序衔接有条不紊。

为精确了解每条生产线的用电情况和设备主要参数,企业为车间内每台轧机单独安装了4G智能电表,为智能化运营提供助力。

“现在,我们通过手机App就可以查看设备的用电量、能耗量,进而及时优化调整生产计划。”博盛钢业安环主管梁一宏说。

而在另一侧的退火车间里,一台崭新的设备格外引人注目。为实现生产、排放等流程绿色化改造,企业投入100余万元在车间内安装了退火炉尾气处理装置,采用“废气集中收集+二次燃烧+喷淋脱硫+高压静电+高空排放”的治理工艺,使不锈钢退火烟气达到浙江省钢铁行业超低排放要求。

“屋顶建‘电站’,晒着太阳节电减碳”——如今,越来越多的丽水企业通过建立屋顶光伏发电系统,通过清洁能源太阳能来降低火电用量,实现可再生能源利用。

从空中俯瞰浙江嘉德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厂房,只见屋顶上光伏板连线成片,在阳光照射下,一排排湛蓝色的光伏面板闪闪发亮,如同一座小型发电站,源源不断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绿色电能,场景蔚为壮观。

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嘉德利的生产过程耗电量大、用电成本高,但自从去年6月接入光伏发电系统后,企业已经累计节省电费近60万元。

“不仅安装免费,还节能省电,目前光伏的用电量已经占了公司总用电量的三分之一。”企业负责人叶友明对屋顶光伏发电项目赞不绝口,他和记者算了一笔账:按1000千瓦装机容量计算,今年6月企业的总用电量近21万度,扣除光伏发电部分的优惠电价,一个月就省下了5万元电费。

浙江渊健生物药业有限公司也是受益企业之一。车间主任张家友告诉记者,光伏发电带来了双重优势,一是有效降低顶楼温度,起到了隔热效果,二是降低了企业开支,每年可节省电费10多万元。

“分布式光伏技术实现了绿色能源的就近发电与就地消纳,既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又减少了化石燃料的消耗,对推动能源结构转型有重要意义。”据了解,光伏每发电1000万千瓦时,可实现碳减排量约5400吨,不仅大大降低企业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更有力促进了能源的绿色低碳转型。

绿色技术蔚然成势

在新增节能设备、最大程度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的同时,丽水不少企业还通过加大创新研发投入、推进工艺革新走上降本增效、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浙江云中马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31条生产线同时运转,其中的自动化“织布机”正将纱线飞速交织成经纬纵横的“布匹”。而在生产线另一侧,工人们正忙着将一卷卷“布匹”码放整齐,准备发往全国各地。

云中马是国内领先的革基布生产商,专注于人造革合成革基层材料——革基布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作为一个传统的革基布的生产企业,云中马通过生产工艺创新,实现革基布生产降本增效。

在传统革基布生产流程中,坯布需要经过染色、预定型、拉毛、定型四个环节,在预定型和最终定型的阶段,都必须使用定型机。因此,传统革基布生产不仅生产耗能大,而且会产生废气、废水,造成空气污染和水污染。

2016年,云中马率业内之先,自主研发“湿拉毛革基布”生产工艺,对传统革基布生产工艺进行技术革新。

“通过使用新工艺,传统革基布生产的预定型环节已经被完全剔除,直接归整到最终定型环节,生产设备的使用更加节约,但产能却成倍提高。”浙江云中马股份有限公司染整办主任尚衍亮告诉记者,通过调整坯布织造,放松坯布上线圈,坯布出缸后维持比较自然的状态,通过调整拉毛机张力速度,使织物在比较蓬松的状态下完成起毛,有效增加定型机利用率,降低生产能耗。并且,在这过程中节省了大量的起毛剂、柔软剂、渗透剂等化工材料的使用,实现环保降本。

在生产工艺不断改进优化的同时,云中马还通过改良生产设备,实现清洁生产。从2016年开始,企业先后投入3700余万元对污水处理进行深化改造,使生产排水回用率达到50%以上、排水标准达到二级,同时花费800余万元增设烟尘处理系统,并且建设光伏电站等措施进行转型升级。

“近年来,公司十分重视环保治理,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环保设施建设,企业的水、汽排放完全达到了环保标准。”浙江云中马股份有限公司设备环保部长叶统说,2020年,云中马成功晋级为浙江省绿色工厂、浙江省节水型企业,次年顺利跻身省字号“专精特新”,2023年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

以云中马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坚持绿色制造和节能环保的生产模式,不断提升自身产能规模,降低单位能耗,开辟了可持续发展路径。截至目前,全市已有6家国家级绿色工厂、13家省级绿色工厂、88家市级绿色工厂。

绿能产业澎湃发展

盛夏的缙云,天空湛蓝,远山葱翠,好似一幅重彩的油画。缙云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土建工程7月初全部完工,较合同工期提前了6个月。

作为丽水首个单体百亿工程,缙云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容量180万千瓦,安装6台单机容量30万千瓦可逆式水泵水轮机组,计划今年底首台机组投产发电,并入华东电网,全部投产后每年可吸纳24亿千瓦时低谷电量,提供18亿千瓦时的高峰电能,节约标准煤约2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6万吨。

以抽水蓄能为例,丽水百亿绿能产业蓬勃发展的蓝图已清晰可见——景宁、松阳抽水蓄能电站在2022年9月获得核准后,同年11月就实现了先导工程开工,目前正顺利推进主体工程建设;云和紧水滩,庆元、青田抽水蓄能电站也已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在建、核准待开工抽水蓄能项目6个,总装机规模达729.7万千瓦,总投资约471亿元,项目个数和装机规模均居全省首位。

向“新”而行,逐“绿”迸发。加快发展新能源,是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决策的重要部署,也对丽水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打造华东绿色能源基地具有重大意义。

在位于庆元县东南部的百花岩风电项目,一台台白色的风力发电机或正在运转发电,或正在吊装拼接。

我们可以想象百花岩风电项目建成后的壮美景观——在绵延起伏的山脊上,40台“超级大风车”拔地而起,巨大的叶片迎风转动,源源不断地将风能转换为电能。

作为当今世界极具前景的新能源,风电正逐步成为我国主力能源之一。庆元百花岩风电项目是丽水实施的第三个风电项目,于2023年4月正式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约18.59亿元。

“投产后,年发电量约为5亿千瓦时,发电效益2.08亿元。”据庆元百花岩风电项目综合办主任姜远浩介绍,项目总装机容量25万千瓦,建成后将成为浙江省单体规模最大的陆上风电项目。

庆元百花岩风电项目的建设有效助力绿色发展。项目建成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3.6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约97.4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约101.5吨。不仅如此,该工程将催生高山露营、旅游步道、生态民宿等“风电+旅游”新业态,为乡村振兴增添动力强劲的“绿色引擎”。

新能源发展的态势,其势已成,其时已至。伴随新一轮绿色产业革命的到来,以抽水蓄能、风电、光伏发电项目为支撑的丽水绿能产业,正在不同的场景和应用中,不动声色地向着未来生长、演化着。而它们所激起的涟漪,将绵延无限远且恒久不间断。


    

    

    

    

  
【推荐】 【打印】 【关闭】